文汇报| 激情忘我敢闯敢拼,在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

时间:2023-07-07浏览:10设置

星愿:小卫星 大未来

讲述者:程睿(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委员、院务委员、科研管理部部长)

B36EB

“‘三无’精神:无名英雄、无私奉献、无上光荣航天是非常艰辛但又是非常幸福的行业

  国际竞争白热化,要实现弯道超车,年轻人有信心”

  “那是2021年7月19日凌晨3点左右,起来出发前,我在梦中和已经离开我的父亲聊到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。当天是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的发射日,父亲仿佛是在为我们默默地祝愿。”

  程睿说,这个梦让她感觉跟父亲有一种时空的交集。父亲曾在阿里地区戍守边疆19年,用自己的身体来守卫祖国,“我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,用科技的手段来科技报国、科技强国。突然觉得,其实我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情”。

  小卫星,大梦想。20年发射了90颗卫星,如同一个传奇。而这样的奇迹,就发生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,发生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。80后的程睿,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,来到上海从事卫星研发,扎根这片创新热土。脚踏实地、敢想敢拼,她作为核心骨干,圆满完成40余颗卫星研制,研制出我国首个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,并完成我国首个低轨卫星星座——“遥感三十号卫星星座”组网运行,成为首届上海杰出工程师中的唯一女性。

  “20年的历程一路走来,有艰辛,更有创新,一直在不断地挑战自我。”程睿认为,要达到深层次的科技创新,还是需要把整个创新链条打通,做到实实在在的创新。她感慨地说:“卫星创新院坐落在上海是非常幸福的事,我们正积极地加入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行列。”上海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,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,集合了完备的航天产业链,小到一个元器件,大到科研的氛围、高校的支撑、市场的机制以及成果的转化,都走在创新发展前列。

  无名英雄、无私奉献、无上光荣。在程睿看来,航天行业是非常艰辛但又是非常幸福的行业。“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,是将梦想和宇宙连接起来。当卫星发射成功、在轨获得很好数据应用,当第一幅图像清晰地出现在电脑上的时候,哇,真的太自豪了!”

  作为年轻的航天科技工作者,她也深切感受到这份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“近年来,航天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,虽然我们也在拼搏,但是国外也没有停歇,这对我们是更大的挑战。从‘两弹一星’精神到北斗精神、‘三无’精神,我们年轻人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谱写新的科学家精神,用新的方法来实现弯道超车。”

  仰望星空、探索宇宙,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求的梦想和愿望。小卫星,就像地球伸出去的眼睛、伸出去的手,触摸着宇宙,为人类探索更广袤的深空,成就美好的“星愿”。


从0到1:创新就要锲而不舍

讲述者:包起帆(全国劳模)

“捅破创新这张纸的一刹那,就是‘核爆点’

  不创新,死路一条!

  几十年如一日在创新的路上走下去,背后的支撑一定是家国情怀”

  “第一次提案被否决,我们不甘心,第二次提上去,又被否决。很多同事劝我,不要再做了,但我想,放弃了,就失去机会了。”

  3个多月前,全国劳模包起帆领衔制定的《ISO/TS 7352:2023集装箱NFC/二维码箱封》在日内瓦正式发布,时隔12年,再一次将交通物流领域的中国发明上升为国际标准。回忆起十多年的历程,包起帆感慨万千:“中国的集装箱生产量、运输量、吞吐量都是世界第一,但是在这些第一的背后,过去很少有中国人的声音,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,中国应该有更大的话语权。”

  然而,中国专家领衔制定国际标准之路曲折而艰辛,面对提案遭到多次否决,他们没有气馁,不断地完善提案,同时加强与各国专家的交流与合作,终于迎来了峰回路转,用中国人的才智和坚韧,将中国的发明成果再次推向国际。

  从一名码头装卸工成长为“抓斗大王”、发明家、改革先锋,40多年来,包起帆紧跟时代步伐,始终走在创新之路上。企业哪里不安全,哪里效率低,哪里质量要提升,他就在哪里动脑筋,搞创新。他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,获得50项国家和国际专利。

  “有人说,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、科创中心建设,是院士的事情、教授的事情,跟一般的人有何干呢?我不这么认为。”包起帆说,科创中心建设要靠每一个上海科技工作者、技术工人,用点点滴滴的创新来积累。“我的经历可以给许多科技工作者、年轻人带来启示,创新要锲而不舍,要不畏艰难。从0到1的创新,只要方向正确,坚持不懈,捅破了这张纸,就会豁然开朗,希望就来了。”

  如今的包起帆依然活跃在产学研的创新舞台上。2011年SunGame官网组建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,聘任包起帆为院长,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集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。研究院联合各方科研力量,发挥综合性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,以现代物流“实时化、可视化、可追踪、大数据融合”等需求为方向,开展技术创新,形成了一系列发明成果。

  “我把每一个创新都看成是对企业、对国家作贡献的一次机会。想到将来会对国家有好处、会对老百姓有好处,就会增强信心,不懈地努力下去。”

  包起帆期待,在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中,未来的创新会更加活泼起来、生动起来。


仰望新空:向浩瀚宇宙进发

讲述者:查学雷(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常委,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)

B771D

“仰望星空,强国有我

  讲到创新,第一要务肯定是人才

  一项伟大的工程是要一步一步、踏踏实实地把它做好,才能发展到辉煌的明天”

  “中国的载人航天已经进入了空间站的时代。”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者,查学雷和团队在浩瀚宇宙中不懈探索,一次次向新的深空进发。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,从天宫一号、天宫二号到天舟一号、探月工程,亲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之路,见证一代代航天人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。

  查学雷说,十年来,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,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,已然进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。我国在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,中国空间站也从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。自2011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,就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。“我们既要用已有的科技成果鼓舞热情、提振信心,又要从砥砺奋进中汲取力量、持续奋斗,咬定青山不放松、千磨万击还坚劲、宝剑锋从磨砺出,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,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光荣。”

  探索浩瀚宇宙,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,航天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,航天强国是科创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查学雷说,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航天发射的第一梯队,发射的能力大幅提升,发射的数量创下新高。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,取得的许多辉煌成就,离不开自主研发。航天工程也都是系统工程,航天员在轨工作,背后几十万人为他们付出努力,大家合作起来,就能把创新的任务完成好。

  从神舟一号开始,查学雷还一直承担着一项特殊任务,就是给中小学生普及航天知识。“讲到创新,当然第一要务肯定还是人才。我们想通过科普形式,激发大家对航天的兴趣、对学习的兴趣,培养新一代的人才。”

  科普讲座一讲就是二十多年,查学雷发现很多孩子对科学知识充满了渴望,也对他们的学习、之后的工作,起到了推动作用。6月的一个下午,查学雷来到上海市延安中学,为高一师生做了一场题为“飞天揽月,逐梦苍穹——科学家进校园”的科普讲座。查学雷最后对同学们说:“希望今后你们有机会能够加入到这个领域,共同为建设航天强国努力。不负韶华,不负期待。”

  “地球是人类的摇篮,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。”查学雷说,这也是我们探索发展方向的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,未来一定会向着更深的深空,向着更多的未知领域去进发,仰望“新”空,梦想一定会实现。


腌do鲜:碰撞交融“炖”出美味

讲述者郑磊(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、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)

B1C12

“创新,需要跟别人碰撞、激发、交融

  城市治理创新,是交响乐,不是独奏曲

  真正智慧的城市,是技术在底层、在幕后赋能”

  “腌笃鲜大家可能很熟悉,江南一带一道春天的美食。为什么会用腌笃鲜这个概念,来比喻我们这个创新活动呢?我觉得它其实体现了一种跨界的碰撞、激发和融合。”

  在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,有一个与“腌笃鲜”谐音的创新产品——“腌do鲜”,它是郑磊和团队精心设计,为各领域创新创业者提供交流对接、孵化创新方案的众创沙龙。治大国如烹小鲜。“水放多了,会太淡;盐放多了,会太咸。腌笃鲜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用放盐,因为咸肉自带‘精盐’,也就是经验。”郑磊将来到众创沙龙的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、不同领域的人士比喻为腌笃鲜的咸肉、鲜肉、春笋,“我们来个碰撞,把他们放在一起,慢慢地‘炖’,最后会‘炖’出一道美味。”

  郑磊说,“腌do鲜”的“do”,代表一种行动,创新不只是坐在那里空谈,是要真正地产生产品、设计,通过联手合作,形成创新的方案。创新也不是靠一个人闷头就能想出来,需要跟别人碰撞、激发、交融,才能孵化出成果。

  “我们在这里做过一场众创活动,与区人社局合作,邀请各领域人士,探索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手段,怎么让‘萝卜’找到‘坑’,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找到工作;同时让‘坑’找到‘萝卜’,就是让公司能找到需要的人才。”

  作为一个研究和体验中心,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的使命,就是在数字时代和移动时代,研究政府治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。郑磊认为,把“腌do鲜”放到政府治理创新的场景下,带来的启示就是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政府一方的事,它是一部交响乐,不是一首独奏曲。如果把政府比喻成“咸肉”,还需要有“鲜肉”,就是年轻人的新的创意,创业公司、创新团队的新的想法,包括市民的新的点子……把它们跨界放到一起,过程中还要多方协同,形成一个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格局。

  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。”郑磊认为,城市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,还是要有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,那就是人的感受,能否给市民带来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要让技术和城市“为人而转”,而不是让城市和人“围着技术转”。

  未来的创新着力点在哪里?他认为,首先要看市民、企业的痛点在哪里,要解决问题、满足需求。真正智慧的城市,技术在底层、在幕后,向人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赋能。“用户没有感觉被打扰、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学习成本,就能享受到数字带来的红利,这是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带来的结果。”


细胞之能: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

讲述者:瞿建国(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创始人,上海中医药大学董事)、韦嘉(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副会长,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副总裁)

“创新创业都是从无到有,从0到1

  科技创新的目标,就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

  创新之路很长,但总是要有个起头”

  “借助细胞的力量创新和研发,让更多人获得健康

  创新的过程,就是克服未知领域困难的过程

  摸着石头过河,需要勇气和坚持”

  “年轻健康的时候把细胞储存起来,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,就像储蓄财富一样储蓄细胞。细胞是非常宝贵的财富,细胞健康了,生命才可以健康。”

  小细胞,大健康。全新的健康理念,激发着瞿建国的创业热情。作为浦东开发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,瞿建国是勇立改革潮头的创业者,始终坚定地走在创新之路上。2014年,他与细胞领域的各方专家交流后,在细胞存储的赛道上发现了新的创业空间,开始技术攻关、自主研发,为生命健康产业不断注入创新的活力。

  瞿建国说,细胞产业是一个生命链,很长很广泛,如何切入?就要从细胞存储这项基础工作开始。他认为,伴随医学越来越发达,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,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。细胞是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,随着生命科技的发展,有机会促使西医、中医、细胞医学、生物医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,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。

  “希望未来借助细胞的力量,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,让更多人能够获得健康。”韦嘉说,人类的免疫细胞被誉为人体的防御兵,间充质干细胞就是人体的建设者,大量存在于乳牙、胎盘中。随着健康理念的转变,人们渐渐认识到这些曾被忽视的“财富”的宝贵价值。

  近年来,全球细胞存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细胞存储行业向智能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方向发展,也成为全球原创技术的兵家必争之地。2016年原能细胞组建自己的团队,自主研发全自动细胞存储装备,克服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各种困难,研发出覆盖绝大多数应用场景的生物样本存储设备,在张江建成了全国首个无人值守的全自动“细胞银行”,获得300多项专利,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
  韦嘉说,因为没有现成的人才,研发过程中,组建了由数十位博士和硕士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,并与专家、院校开展合作,在自动化机械方面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。

  “创新创业都是从无到有。”在瞿建国看来,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值得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未来方向,“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,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。这条路很长,不一定靠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做得非常成功、非常完整。但是,使命也好,理念也好,总要有个起头,有个开始。”


阅读原文


记者丨王蔚

来源丨文汇报

编辑丨肖启玉


返回原图
/

Baidu
sogou